一场刺杀以戏谑儿女婚事结束。
这是陛下的有意为之。
内侍监少监常海安亲自送江从南回侯府,还要同江兴杰道喜,“陛下已经定下大姑娘是三皇子妃,侯爷就等着接旨吧。”
江兴杰十分惊讶,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就定下了。
“大姑娘讨喜,入了陛下皇后的亲眼。”
后院赵沅君已经得知消息,送常海安出门的时候,一个荷包就塞进了他袖子里。“常少监第一次登门就是报喜鸟,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侯府同天家结了亲,日后咱家来的机会还多着呢。”常海安捏下荷包,不是硬物,面上带笑,“第一次咱家就不客气,下次就不要这么客套了。”
“少监愿意来,就是给侯府面子,常来常往。”这讨好陛下身边内侍的机会,可不能轻易放过。
心禾堂内,王淑燕有些艳羡,“大姑娘就进宫一次,就能得这么好的婚事。”
“当初真不该去清风观,要是早进了宫,许给大皇子或是二皇子就更好了。”
“闭嘴。”老太太先还和睦的拉着江从南的手笑,闻言立即冷酷扫向她,“你当皇子是大白菜,由得你调侃。”
天潢贵胄,配哪一个都是高攀了。
王淑燕讪讪不敢言语。
“若不是去清风观替祖母祈福,我也没有这个好运气能被陛下和娘娘看中。”江从南没说在船上遇刺的事,“太后一见孙女头上的发簪,就想起祖母来。”
“还是托祖母的福。”
老太太抚摸着她的发髻微笑,“你祖父只见过你这么一个孙女,也只给你取过名字,难怪就你最争气。”
秭归侯是一直等到江从南出生才咽气,虽然当时大家都可惜不是个孙子,但是秭归侯没有嫌弃是个孙女,手指拂过江从南的脸蛋,喘着气给她取了名字。
所有女眷都其乐融融,江从南是江家第一个出嫁的女子,她是高嫁,余下妹妹们都好嫁。
只赵沅君面上有些忧色不显。
“这件事不忙着庆祝,圣旨没下来之前,先当做没这回事吧。”江从南见她们越说越兴奋,就适时泼盆冷水,“二皇子还未指婚,只怕我这道旨意也没那么快下来。”
“南儿说的有理。”老太太立即说,“自家人知道就行了,谁要往外嘚瑟半句,我饶不了她。”
回去后江从南拉住母亲,“母亲替我遮掩一番,我要偷偷的出去,有要紧事同外祖说。”
“什么事?”
“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外祖上次在朝上得了陛下的斥责,必须去提醒他,陛下心软,外祖适时上奏乞怜才能重获君心。
“你外祖现在不上朝,每日都在郊外钓鱼,三五日才回府一趟。”赵沅君皱眉,“什么事这么要紧,同你舅舅说呢?”
“同舅舅说也是一样。”江从南点头,
赵沅君就让人偷偷的把江从南送到赵启元衙门外面,赵启元得了信就出来,进入马车,“听你母亲说你今日去面圣了,这么快就回来?”
江从南把今日在御前应对的事说了,“我瞧陛下语气,是等着外祖服软呢,舅舅好歹劝劝。”
“你外祖的脾气,谁劝的了。”赵启元摇头,“陛下还提起我了?”
江从南点头,她压低了声量,“今日在御船上遇到了刺客,口称是荆蛮十八部。”
“什么?”赵启元惊呼。
江从南压手示意小声,“陛下不让往外说,但我估计等到明天也差不多该知道了。”
“外祖和这个荆蛮十八部有关系吗?”
“有,也不算有。”赵启元道。“我得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你外祖,你先回去吧。”
江从南点头。
等她回府,赵沅君等的有些着急,“元阳公主和三皇子都派人送了东西过来,我瞧着里面还有安神的药物,你别骗我,今日在御船上到底见到什么了。”
江从南说了刺客的事,但是没说自己杀人。
“是三皇子救了我。”江从南知道母亲对高嫁一事的不认可,所以告诉她,三皇子有他的好处,“正因为如此,陛下才给我们指婚的。”
“那我得备些礼去谢谢他。”赵沅君说,一码归一码,该谢的还是得谢。
“他能主动给你送东西,想来对你还算满意。”赵沅君想,满意总比不满意好,“人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那天家比侯门更复杂。”
“我从来没想过你会去当什么皇子妃。”
“你不相信你女儿的聪明才智?”江从南安慰她,“什么龙潭虎穴我都闯得,还能全身而退。”
“你不懂。”赵沅君觉得女儿还是想简单了,“嫁鸡随鸡,很多事和你的聪明才智没关系,都是命。”
“那我命不好吗?”江从南反问。
“你的命当然好了。”赵沅君大声反驳,“你可是富贵绵长,子孙满堂的好命格。”
“那你还担心什么?”江从南笑,“三皇子老实,老实有老实的好处,他不参与夺嫡,日后当个闲散王爷,我以后生儿子是郡王,是女儿是郡主,前程都有了。”
其实陛下赐婚,她或者三皇子本人的意见都不重要,她是不排斥当三皇子妃,但是三皇子亲眼见着她杀人没有拒绝赐婚还给她送安神药,嗯,有点意思。
虽然不能对外宣扬,但是李如青和王淑燕还是陆续拿着礼物来春来阁庆贺,想要讨好皇子妃。
江从南捏着江适玉的小手,“玉哥儿真好玩,多来春来阁陪姐姐玩。”
江适玉才五岁,正是好玩的时候。
“是要让玉哥儿多和大姐姐亲近,以后大姐姐出嫁,就没这么方便见面。”王淑燕自然高兴江从南喜欢她的儿子。
李如青心思敏锐,江从南从前对其他房的兄弟可不热情,怎么这个时候偏偏表示出对江适玉的亲近。
赵沅君同温玲珑水火不容,偏偏大房的儿子都是温玲珑所生,从前不敢说,现在江从南成了皇子妃,她有什么想法,也有本钱开口了。
想过继江适玉也有可能。
李如青有些眼热,但是她膝下一双儿子,大的十岁,小的也有八岁,都是已经记事的年纪,大房想要挑隔房嫡子过继也不会选她的。
“我让盼儿把课停一停,听老师讲课,不如到春来阁陪你聊天说话,她能学你三分为人处世,就胜过老师教的了。”李如青只能推女儿出来,加强和江从南的感情。
“等到日后出嫁,也要长姐替她出谋划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