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慧娘便把她为我量身制定的训练方案交给了我。
她手把手地带我演练了几遍后就让我自行练习了。
于是我每日一大早起床先练习一套八段锦。
然后再用沙袋绑在手和腿上,负重在演武场跑步。
中午用筷子练习夹取空中由丫鬟从高处撒下的纸片,晚上则自己提水沐浴。
训练的日子是枯燥的,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后,我的体质明显增强。
手脚动作也逐渐变得矫健有力,夹纸片也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变得游刃有余。
慧娘在我训练时也一直在旁指点,及时纠正我的动作。
虽然她嘴上没有说,但我知道她现在才开始真正相信我的决心。
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战对练后,慧娘看了一眼我已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温声道:
“我所教的自保之术,你已悉数掌握,后面只需多加练习巩固就可以了。”
我随意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眼神坚定,语气坚决:
“慧娘,我不仅想学自保之术,我还想习杀人之术!”
慧娘摇头轻笑:
“杀人?你一个大家闺秀,杀人何需由你亲自动手。”
“你想让谁死,动动嘴皮,自有人会替你解决。”
我凝视着慧娘的眼睛朗声回道:
“我知道,可我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在别人的手中!”
“我想自保,更想能够守护我想守护的人,我想像慧娘一样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慧娘听完我说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低声呢喃:“想像我一样,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继而她又放声大笑:
“好,好一个掌握自己的命运,拿茶来!”
“今日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为师磕头敬茶!”
窥禅走过来将茶杯端给我,我这时才反应过来,便连忙跪下恭敬地用双手把茶杯高举到慧娘面前:
“师父请喝茶!”
慧娘接过了我手中的茶,轻抿了一口。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慧娘缓缓放下茶杯,坦然受了我这一拜,随后亲手把我从地上扶了起来。
她神情温柔地看着我:
“乖徒儿,你在这等着,既然你叫我一声师父,那我理当送你一份拜师礼。”
她从屋子里拿了一个锦盒出来递给我:“你打开看看。”
我打开后发现,原来里面放着的是一根九节鞭,鞭把圆润光亮,鞭头锋利无比。
慧娘凝视着鞭子,仿佛陷入了回忆,脸上带着笑意:
“我师父他是练剑的,但因为我的资质愚钝,一直没有学好师父所传的剑法。”
“于是师父便找来各种兵器让我练手,后来发现我在用鞭上颇有天赋,于是便特地为我找高人定制了这根九节鞭。”
“当时师父还埋怨说定制这根鞭子最起码花光了他十年的酒钱!让我以后学成了,把他今后的酒钱都包了。”
“可是我学成之后,师父却不在了,只有这根鞭子一直陪着我。”
“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可以用它自保,也能用它守护你想守护的人!”
慧娘拿起九节鞭,为我系在腰上,我摸了摸它,细细感受它给我带来的力量与震撼。
从今往后,我终于拥有了可以用来自保和守护的武器!
慧娘走了,在教会我所有的鞭法后,她留下一封信便不告而别了。
她让我不必找她:“相逢是缘,会者定离,以后如果有缘还会再见。”
她的房间还保持着她来时的模样,唯一不同的是,桌上放着之前许诺过给她的重金和房契。
她分文未取,孑然一身地离去了。
慧娘离开后不久,便是除夕。
“士庶家不以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
丫鬟小厮们都忙着“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钟馗。”
国公府上下张灯结彩,皆是一团喜气。
这是我和弟弟妹妹们与外祖母重逢后的第一个团圆节。
外祖母早早地就为我们备好了新衣,包好了压岁钱。
自从来到国公府,因为外祖母地坚决反对,所以我和弟弟妹妹们一次也没有见过外祖父。
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愧对我娘亲,被拒绝过一次之后便也不再提起。
今日是除夕,外祖父和方玉辞一早便受邀进宫,tຊ参加阖宫家宴去了。
外祖母本来也在受邀之列,但是因为她眼睛不便,而且她想和我们一起过节,所以便留在府中了。
国公府如今只剩下外祖母和外祖父的莺莺燕燕们。
她们想来给外祖母磕头拜年,外祖母大手一挥,把她们统统赶走了。
“这下终于清静了!窥禅,把我之前吩咐你准备的东西端上来。”
话音刚落,窥禅便端上了一块托盘,上面放着一些柿子、橘子还有柏枝。
外祖母又把我和弟弟妹妹们叫到身边,并让我们先将柏枝折断,再依次掰开柿子和橘子,是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弟弟由于刚长了牙,一拿到柿子和橘子竟直接上嘴就啃,逗得外祖母哈哈大笑。
笑着笑着,外祖母先是看了看门外,然后看了看我们,最后又看了看桌上摆着的一副碗筷,垂下头悄悄擦起泪来。
我知道她是想念我的娘亲了,我也很想。
我一面用手轻轻拍着外祖母的后背,一面望了望弟弟妹妹们:
“你们看,羞羞羞,外祖母哭鼻子了,快来哄哄外祖母。”
妹妹们立刻一拥而上,在外祖母的脸颊两边各印上一个香吻。
弟弟也由奶娘抱着,给外祖母送上了一个口水吻。
外祖母用手指轻点了点我一脸慈爱:“你这个鬼灵精,就知道取笑外祖母。”
我莞尔一笑,拉着弟弟妹妹们一起跪下,齐声向外祖母贺道:
“愿外祖母多福多寿,如鹤如松;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好,好,都是我的好孩子,快起来,地上凉,别冻着了。”
她赶忙让窥禅把我们一一扶起。
“来,来,来,快吃菜,要趁热吃才好吃,这些都是外祖母根据你们平时的口味特地吩咐厨房做的,你们肯定爱吃!”
她为我们一一夹菜。
我爱吃的梅花香饼,二妹爱吃的百味韵羹,三妹爱吃的五宝鲜蔬,四妹爱吃的间笋蒸鹅。
外祖母都一一记得,不一会我们的碗里就盛满了菜。
突然平时一向稳重的菩提,急匆匆地小跑着进来,气喘吁吁:
“老,老夫人,大,大爷和小少爷回来了,刚过了垂花门,正往思静苑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