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北川
简介:而且,家禽养殖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副业,必然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想到这里,盛欢的脑子一下子活络了起来。她知道,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空地、杂粮和农作物秸秆等低成本饲料随处可得,家禽养殖的成本并不高。且技术要求相对简单,养殖周期短,大约三到六个月就能出栏,不需要太多投入。同时,家禽不仅可以卖肉,还能提供鸡蛋、羽毛等副产品,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对家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盛欢知道这位热心的大姐,名字叫杨美丽,今年三十八岁,家里有三个孩子,住在村西头。
让盛欢意外的是,眼前的杨美丽与她之前见过的那个在街上卖小吃时羞涩寡言的人简直判若两人。
盛欢思忖:大概是时代的烙印还没完全消退吧,哪怕是像杨美丽这样的个体户,对“投机倒把”的那种戒备心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平日里做生意时自然而然就谨小慎微起来,可这会儿只是在和她闲聊家常,杨美丽也就恢复了她的本性,热情开朗,毫无顾忌。
聊着聊着,杨美丽突然邀请盛欢去她家坐坐。盛欢想了一下,爽快地答应了。
一路上,她都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村庄。
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平房,灰扑扑的泥瓦房顶,整个村落看起来有种遥远的、岁月静止般的质朴感。
于是,盛欢和杨美丽一前一后进了她家。杨美丽的家是一座带前后院的平房,前院堆满了柴火,显然是为了过冬准备的;后院里则有几只鸡鸭在悠闲地散步。
盛欢数了数,不多不少,五只而已。
她有些纳闷,忍不住问道:“杨大姐,你怎么不多养点鸡鸭?你家院子这么大,完全可以养更多的鸡鸭,搞个家禽生意不是挺好的吗?”
杨美丽闻言,连忙四下环顾,确认没人注意后,压低声音对她说:
“可不敢乱来!以前家家养鸡鸭都有定量,超标可是要被公社没收的!那是顶多养一两只。
现在虽然政策松了,可以养,可大家还是心里没底,谁知道风向什么时候又变了?
辛辛苦苦养的家禽要是被充公,那损失就大了!”说着,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盛欢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深知时代的变迁。
她清楚地记得,1980年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全面推广,但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点。
而南城的农村,人民公社依然存在,但随着政策的推进,公社的职能逐渐被削弱。
再过两年,公社制度将会被彻底废除,国家会大力推广联产承包制。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逆的趋势。
盛欢明白,如今的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人民公社统筹,可以更灵活地决定是否养殖家禽。
而且,家禽养殖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副业,必然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想到这里,盛欢的脑子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她知道,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空地、杂粮和农作物秸秆等低成本饲料随处可得,家禽养殖的成本并不高。
且技术要求相对简单,养殖周期短,大约三到六个月就能出栏,不需要太多投入。
同时,家禽不仅可以卖肉,还能提供鸡蛋、羽毛等副产品,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对家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家禽养殖的产品不仅能在农村销售,还可以通过集市和供销社销往城镇,市场需求旺盛,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机会。
这.......这是一个拼时机,财源滚滚来的事情啊。
为啥不做?有钱不挣是傻子吗!
盛欢仿佛能看到未来的致富路上,鸡鸭成群,钞票飘飞。
盛欢笑得像个小狐狸,拍着杨美丽的肩膀道:
“大姐,我有个主意。你帮我养鸡鸭吧,咱们三七分成,你三,我七。
你帮我养鸡鸭,出力是辛苦活,我七成,算我占便宜,咱们合作互利,怎么样?”
杨美丽愣住了,眨巴着干涩的眼睛,难以置信地问:“你刚刚说什么?”
盛欢便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相信,杨美丽能在人人都观望的年代干个体户,必定是个有胆量、有智慧,是个敢做敢拼的人。
只要敢放手去做,她们一定能干出一tຊ番事业。
杨美丽听完后,紧锁着眉头,摆摆手道:“哎呀,你这丫头,真是年轻不怕事儿。我们这些人吃过不少苦,心里难免发怵。
养这么多鸡鸭,还是有风险的。你没经历过那些日子,不知道其中的厉害。”
盛欢神色坚定地说道:
“大姐,你太谨慎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怕过去那一套?现在个体经营是被允许的,政策早就放宽了。
只要按规定上缴公粮,剩下的都是咱们自己的。别总想着过去那些事儿,试着大胆去做,说不定咱们还能成村里的‘鸡鸭大王’呢!”
杨美丽听完,陷入了沉思,盛欢没有催她知道她在权衡什么。
盛欢就自己在后院踱步,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思考自己的计划。
她的目光扫过院子里,那几只鸡鸭懒洋洋地在地上觅食,偶尔拍打几下翅膀。
墙角处的杂草已经长得有些茂密,微风轻拂,带起一阵阵乡间的清香。
她抬头看向天空,几缕薄云在蓝天上飘动,秋日的夕阳洒在她的脸上,温暖却不刺眼。
盛欢感叹,这样的田园生活虽然宁静悠闲,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挣扎与不确定。
杨美丽这样的农妇,背负的不仅是家里的生计,还有旧时代残留的阴影与担忧。
这种谨慎的态度在盛欢看来,虽然有其道理,但也让许多人错失了更好的机会。
站在后院的窗前,盛欢透过木制窗户打量着屋内的情景。
屋子并不宽敞,泥土地面显得有些潮湿和凌乱,几张老旧的木桌椅歪斜地摆放着,似乎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
墙上的年画已经泛黄,颜色褪去,却依然能够看出昔日的喜庆氛围。那是人们用来装饰房子的象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真是复古的感觉啊,”盛欢喃喃自语。这种景象让她想起了自己穿越前看过的那些老照片,她确实真真实实地穿到了这个简朴却充满斗志的年代。
就在她沉思时,杨美丽朝她走了过来。
她的表情显得有些复杂,眼神中既有犹豫,也夹杂着一丝不安。她似乎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盛欢看出了她的顾虑,便轻声说道:
“大姐,我知道你心里有些顾虑。这么多年,你们都小心翼翼地过日子,生怕触碰到什么规矩。
但你想想,现在政策已经不同了,国家都鼓励大家搞个体经营,为什么咱们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呢?”
杨美丽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欢丫头,我不是不想干。你说得对,现在确实和过去不一样了。
可是......这心里的那道坎儿,还真是一下子迈不过去。
以前,我亲眼见过有人偷偷养鸡鸭被公社的人查到,鸡鸭全都被没收了,家里人哭得眼泪都干了。那种感觉,我真不想再经历一遍。”
盛欢理解她的顾虑,毕竟,长时间的生活经验已经让许多人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