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清扬
简介:|那些年,林清扬回到家就头疼。中间也偶尔有些平和、友好的时刻,都不记得了,想起来那十几年的母女关系,印象深刻的,只有妈妈那张愤怒到扭曲的脸、那时时刻刻深入灵魂的尖叫和怒吼。慢慢的,林清扬给自己定了一条简单的做人准则:绝对!不要跟妈妈有任何相似点!绝对!不要成为她那样的人。距离是美化一切关系的滤镜,不跟妈妈住在一起的十多年里,想起那些掀翻屋顶级别矛盾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工作后,不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慢慢带来了精神上的隔离。林清扬
那些年,林清扬回到家就头疼。中间也偶尔有些平和、友好的时刻,都不记得了,想起来那十几年的母女关系,印象深刻的,只有妈妈那张愤怒到扭曲的脸、那时时刻刻深入灵魂的尖叫和怒吼。
慢慢的,林清扬给自己定了一条简单的做人准则:绝对!不要跟妈妈有任何相似点!绝对!不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距离是美化一切关系的滤镜,不跟妈妈住在一起的十多年里,想起那些掀翻屋顶级别矛盾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工作后,不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慢慢带来了精神上的隔离。林清扬隔好几个月才给家里打一次电话,但可以每个月都给家里买点东西,不商量,直接买一些自己认为他们会用到的东西。
只要不沟通,就不会产生矛盾。买完东西后,爸爸或妈妈总会发来很多条60秒语音,不外乎是让她别乱花钱、有钱自己攒起来之类的内容,通常都根本不听,直接删除聊天记录。
林清扬的手机里,很难存得下任何聊天记录。就像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日记本,从而再也不写真实日记一样,哪怕微信里聊的只是一些吃饭了没、最近忙啥之类的口水话,聊完也会立刻删掉,看着聊天记录在那里就难受。
怀孕越来越临近预产期了,王建要上班,林清扬随时可能会发动要去医院,家里必须有个人陪着,没办法,妈妈只能来了。
刚来的前几天,大家都很不适应,尤其是林清扬。
突然间她发现,那个印象中不可一世的妈妈,老了。她在这个因她主要出资才买下的房间里,手足无措。
做任何事,她都会先问“要怎么做”;提任何需求前,她都会带着一种讨好的笑;林清扬说什么话,她的第一反应都是想要杠、马上忍住、换上一些赞同的“好好好、对对对、可以可以”。
唯有一些小事上,还留着之前的行为痕迹:林清扬去哪散步,她都必须要跟着,哪怕她腿疼;吃什么,她都要林清扬再去网上查查,孕妇能不能吃这个。
林清扬一遍遍地解释,“别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待一小会”、“没事的,可以吃,只要不吃生的,其他没什么忌口,什么都能吃,只要量不要太多”。
解释的音量稍微大一些,妈妈就露出一种“我千里迢迢来伺候你,你就给我受这种委屈”的表情。
林清扬心好累,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度,太难拿捏了。
稍微强硬一些,对面立刻给出受气包的表情,让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对快要60岁的妈妈说出这么直接的话?她是曾经非常强硬,但是她现在,好像已经老了。她的爪子,早已不再锋利了。现在报复回去,好像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现在报复回去的话,好像自己不是人。
稍微退让一步,对面立刻得寸进尺,马上要控制你更多细节,哪怕你已经说了一百遍“除了生的,什么都能吃”,她还是会一遍遍问“你上网查了吗?这个孕妇可以吃吗?”,又在听到你说“医生说除了生的,什么都可以吃”后说,“那也不能什么都听医生的”。
现在开始退让的话,对方立刻侵占你更多边界,让你城池迅速失守。
到底现在该拿她怎么办?
解决办法,似乎只有像之前那样,保持几千公里的距离,那才是大家舒适的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