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清扬
简介:|好像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每个细胞、每个神经元,都把男性当做自己承受痛苦的假想敌了。痛苦都是女性来承担,他们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享受同样的成果和快乐。一遍遍地听谭维维的《但求疼》,歌词没太大关系,歌名直接体现了此时的诉求:虽然痛苦很难忍耐,但越痛苦,对明天的流程越有帮助。这段时间,林清扬追求的其实是越痛越好。一晚上没睡觉,听了各种女歌手鼓舞人心的歌曲,尤其是一些当了妈妈的歌手,不知道为什么,林清扬从中得到了很多力量,她感觉
好像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每个细胞、每个神经元,都把男性当做自己承受痛苦的假想敌了。
痛苦都是女性来承担,他们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享受同样的成果和快乐。
一遍遍地听谭维维的《但求疼》,歌词没太大关系,歌名直接体现了此时的诉求:虽然痛苦很难忍耐,但越痛苦,对明天的流程越有帮助。这段时间,林清扬追求的其实是越痛越好。
一晚上没睡觉,听了各种女歌手鼓舞人心的歌曲,尤其是一些当了妈妈的歌手,不知道为什么,林清扬从中得到了很多力量,她感觉整个人类中,所有做了母亲的人都在给自己力量。
曾经被自己讨厌了千万遍的那句话“你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确实有点道理。
不知道这世界时间怎么流逝的,林清扬曾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根本无法理解唯心主义的人是怎么想的。世界就客观存在着,怎么会随着人的心变化呢?
在病房待产的这个晚上,她第一次体会到唯心主义的一点点道理。
例如时间,不同状态下感受的时间,长短、快慢差异太大了。
林清扬一直以为,自己从小都活在痛苦中。回想过去,很少有什么时间是完全放松、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安全满足的。
总有愿望、总实现不了,等到终于实现之前的愿望时,那件事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早就下降,无关紧要了。又有了新的愿望。
总有担忧、总没安全感。面对任何情况,总会想到最差的情况,再为此想出若干种解决方案。可能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并没有带来实质性改善,只是帮助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精神胜利法”来放过自己。这思索方案的过程,总是很煎熬。
有一些想做的事,又没有那种孤注一掷、排除万难也要做好的决心。犹豫的时候,总有很多声音环绕在耳边“去左边吧,大多数人都走了左边那条路”、“去右边吧,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应该有右边那条路”,在各种声音和自己想法的拉扯中,每次的选择都不尽如人意,既没有听从别人的指导,也没有跟随自己的心。
别人不满意,自己不开心。
如果她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什么就去做什么,那她不会这样痛苦;如果她完全坚持自己的想法,别人说什么都不为所动,那她不会这样被动。
如果有平行世界,不同的平行世界中有无数个林清扬走上了无数条人生道路,那此时此刻林清扬选的这条路,一定是最差的那种。
就算是这样,就算从小受了那么多心理的痛苦和折磨,也比不上此刻身体所受痛苦的十分之一。
更痛苦的是,详细回忆了一遍自己从小所受的心理痛苦,好像过了一辈子,一看表,居然只用了十分钟。还不如跟着女歌手唱歌,最起码,一首歌就能消磨三分钟。
到底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是因为看到头上开始长白头发,忽然觉得再不生就来不及了?不管怎么样,就体验一次吧,应该不会痛死吧?毕竟那么多tຊ人都生过了。
是因为事业发展不顺利,在社会上找不到自我价值,转而寻找了一条新的赛道,希望能用自己的身体、在家庭的赛道上创造出一些价值吗?
可是,明明自己最鄙视妈妈那种,把养娃当成人生价值的家庭主妇做法。